在繼續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關鍵時期,提升高管人員的履職能力和管理水平,實施人才強企、人才興企戰略,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本次會議由海浪教育執行校長高軍主持,教務部教務主任王麗斌、周金霞、教務主管楊玉霞,招生部主管馬慶運、張慶龍、黃阿彬、趙士凱、胡海東,青島校區執行校長李財,運營部主管程培芳、丁珊珊,運營部李梅、于春濤、吳雯卿,媒體部主管許元闖,財務部程雙蕊,海浪教育董事長張慶賀參會。
特邀鴻瀚文化創始人、產品設計&組織運營管理專家羅潤誠賦能分享。

管理是一門技能,不是一個職位,無論是管理企業、部門、團隊,或者是我們自己的人生,管理的底層邏輯就是目標管理。
大會上,羅老師提出“2W1H”的核心管理邏輯,即“Why”“What”“How”。
“為什么要做?你的初心是什么?”
“具體的戰略、方向是什么?”
“怎樣把事情做正確?具體的落地政策、方法論是什么?”
所以讓我們回歸到管理的本質,就是制定目標,然后調用資源,全力以赴實現目標。

羅老師指出明確的目標,首先包含明確的時間節點,其次是明確的目標量化值,理想目標值,明確的責任人及反饋節點。
我們可以參考目標的SMART原則,即
S(Specific)——明確性
M(Measurable)——衡量性
A(Achievable)——可完成性
R(Realistic)——實際性
T(Time-bound)——時限性
明確工作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在心里謹記目標,讓它能夠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目標對于成功就像空氣對于我們,沒有空氣人會失去生命,同樣沒有目標的人生也無法成功。
人才培養是企業戰略實施和目標達成的重要保障。千秋大業,人才為本。企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如何發掘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是擺在每一家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1.培養人才的關鍵在于企業的高層領導是否高度重視并持續地投入資源,“上行下效”,只有高層領導表現出對人才培養的足夠重視,才能影響和帶動中基層管理者也做出同樣的行動,從而在整個企業內部逐漸形成培養人才的氛圍。
2.部門、團隊負責人圍繞部門、團隊工作目標,直接對員工進行激勵、溝通、授權、培訓等方面的人員管理,認真落實,在人才培養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關鍵。給員工帶來工作、生活中的成長,產生對公司、對團隊的歸屬感,因為他們與員工的接觸時間最長,對員工的情況也最了解,對員工的影響也最大。
3.員工自身的職責,主要體現在自我發展的動力方面。員工一定要有主動求知的渴望,充分利用組織提供的學習條件和機會,充實提升自己。如果員工的學習意愿不強烈或者根本就沒有自我提升欲望的話,管理者們就不能坐視不管,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外部干預。
公司創造的培訓環境和條件再優越、管理者對員工的輔導再認真,如果員工自身不努力、不積極地發展自己的話,其他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

大會上,海浪教育董事長張慶賀帶來精彩分享——京東集團原副總裁蔡磊,與漸凍癥病魔做抗爭的勵志感人故事。
蔡磊作為一個漸凍癥患者,面對近200年來無一人治愈的世界第一大絕癥,他要發起反攻,攻破漸凍癥。
在很多人看來,這無異于“騎自行車上月球”。
但他堅定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他看來,這可能來自于他20年的互聯網生涯信條,互聯網創業者常說的一句話,拼不一定能活,不拼一定死。
每每看到蔡磊描述他在面臨各種突發狀況時那種語氣,是如此的淡定和清閑,可能是經歷多了,已經見怪不怪,更有可能是已經鍛造出強大的內心,當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誰也幫助不了我們,誰也不可能給與我們雪中送炭的幫助,人自助天助之,能夠真正拯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這個社會誰也無法拯救他人,一個裝睡的人你永遠也叫不醒。
相信,生命之上的意義。
相信,努力之后的可能。
相信,絕望之外的希望。
張慶賀董事長表示海浪教育的每一位伙伴都要學習蔡磊精神,即使遇到各種挫折和挑戰,也依然懷有希望,相信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通過本次羅潤誠老師帶來的賦能分享,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危機意識、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和發展意識,為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海浪教育將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讓每一位海浪學子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上一條 : 民生銀行進海浪 服務溫暖海浪人
下一條 : 海浪之星︱不止于前 不止于此 —— 李青